吵架時仍記得他不是你的敵人 朱衛茵&KEN◎著

平安叢書出版《戀愛時當好情人,結婚後做好朋友》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親子共玩讓玩具活起來

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讓孩子學會當小主人

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[婚姻]文章:夫妻都被心中那把尺所擺弄 梁玉明◎著

時報出版《轉轉念,幸福就在心裡面》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親子一起快樂過聖誕

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你家孩子也有「想像的好朋友」嗎?

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雜誌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[學齡期]文章列表:為何他們不來我的派對?淺論友誼 張美蘭◎著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親愛的!我們從情人變夫妻了 文/婉華 2

>>>歡迎加入「新知大耳朵粉絲」<<< http://www.babyhome.com.tw/bb/388049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孩子的人際關係力,消失中  番紅花◎著

圓神出版《看得遠的,就是好母親:建立你自己的教養格調》

 

如何當孩子的好朋友?孩子叛逆怎麼辦?為什麼孩子有這些行為?聰明的爸媽,除了涉獵方法之外,以身作則也很重要喔!

孩子那麼小的心靈和見識,還沒有辦法去判別上癮的危險,或啟動克制欲望的機制。一旦從小就逐步開放聲光刺激的休閒方式,慢慢地,有一天,你只得和步入青少年時期的他開始談判、角力電子網路的使用時間約束表。

Peggy回美國省親,熱情地問是否要幫我買些什麼划算的生活用品回台。Vins一聽大喜,可否請Peggy幫我們買一台備受全球注目的潮流電子品iPad呢?

我對3C產品的研究向來不多,大約知道iPad是電子閱讀的當代工具,並備有其他電腦的部分功能。電子產品一代又一代,上市發表的速度永遠超越我們的實質需要。好像你才剛學會用得順手,還正在享受擁有新物的蜜月期,新一代的設計就又盛大公布,手上這可能還在分期付款的新鮮貨,轉眼又成為不上不下的舊物。孩子們置身在這般推陳出新、充滿誘惑的消費市場,想要他們學會「量力而為、知足常樂」的老生常談,還真是不容易!

我轉身問Vins:「我們為什麼要托Peggy買一台iPad呢?公司有配給你一台筆電,我也有自己的筆電,還用得好好的,想要行動上網用你剛買的iPhone已經夠方便,台灣電子書市場也還沒有發展成熟,我們目前應該也沒有閱讀電子書的習慣或需求。雖然iPad的價格不算貴、我們花得起,但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台iPad?

「這是你『需要』的問題,還是『想要』的問題?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怎麼跟同為家人的小孩解釋,在並不需要iPad的情況下,一向提倡節儉的爸爸媽媽,卻多了這筆額外的消費?」

Vins聽我這一長串詰問,一下子從時尚購物的歡欣中驚醒,很快地接受我的意見。我總愛說,在這個處處包裝美麗性感的行銷訊息的年代,辦信用卡、買東西是最簡單的,要在消費的刺激快感裡保持清醒,才是最大的考驗。

我想,如果我和Vins還是一對年輕的戀人,或是一對雙薪頂客族,我們沒有養育小孩的固定支出,也沒有身教、言教得一致的教養壓力,那麼買一台iPad也許是件容易、增添生活趣味性的小事。例如假日時兩個人帶著它去咖啡館上網看文章,委實比用iPhone輕鬆便利好玩多了。

但有了小孩以後,很多事情的考慮角度就大大不同,孩子的幸福能力奠基於童年時期父母的精神典範與生活態度。再者,家裡購置太多電子產品,其實對於無時無刻不都在吸收、學習的孩子,是一種干擾。我個人喜歡提供一個單純的、質樸的生活環境給孩子,讓他們可以很純然地落入書本與親子之間的互動,呼吸、探索、成長。我們的感官在單純的空間裡,會舒張得比較開。

你很難在提供孩子電視、電腦、iPad、寵物機、PSP、iPod、Wii、手機、MP3這些東西後,再要求孩子能夠清心寡欲、視而不見,去盡情享受閱讀、感動觀察街邊的風景、陪媽媽聊天說話講心事、和親愛手足一起遁入不可以讓爸媽知道的秘密基地。

孩子那麼小的心靈和見識,還沒有辦法去判別上癮的危險,或啟動克制欲望的機制。一但從小就逐步開放聲光刺激的休閒方式,慢慢地,有一天,你只得和步入青少年時期的他開始談判、角力電子網路的使用時間約束表。與其多年以後面對這樣的親子衝突,我寧可現在力守這乾淨無污染的城池。

我決心讓孩子脫離小小螢光幕的侵襲。

我覺得我的孩子生活在爸媽頻繁使用電腦、手機的生活裡,已經夠豐富、夠現代了。如果我們以更便利、更快速之名來添購更多的電子產品,回頭來看,那只是一種無止盡被開發的欲望罷了。縱使我們已回不去那最儉約環保的古老年代,但至少我們可以少買一點這些「其實沒有,生活根本也不會怎樣遺憾」的商品。畢竟,還原給小孩一個沒有電磁波污染和充滿了親子溫暖互動的生活空間,這才是最珍貴的。

今年夏天,我們和從東京回來度暑假的朋友聚會,幾個多年不見的高中同學聚在一起好不歡暢,大夥兒的孩子們也正年紀相近,都是可愛天真的小學生,都是最具好奇心、愛遊戲的年齡。總共是六個孩子,三個小男生、三個小女生,都是第一次見面。

旅居東京多年的小兄妹Ken和Kate,一人抱著一台自己的iPad,完全沉溺於螢光幕前的遊戲,一個小時過了,始終不曾抬起頭和其它孩子交流與言談,連交換一點打招呼的眼光都沒有。Nana試著想和Kate分享捏陶土或紙娃娃遊戲,但Kate絲毫提不起興趣,被媽媽勸導後勉強放下iPad不到五分鐘,就又開始吵著很無聊、要媽媽答應讓她回到電子遊戲裡。至於Ken,哇,太投入在螢光幕裡青蛙和水鴨的比賽了,對於我家偌大的客廳裡,正有一隻靈巧、調皮、活跳跳的實體貓咪,一點感覺也沒有。

就這樣,因為一台iPad在手,所以來我家作客的Kate和Ken,失去了觀賞我家花園裡蜘蛛和蝙蝠各據山頭畫面的機會。因為一台iPad在手,所以小小的Ken和Kate,也失去了一個交朋友的好機會。iPad的虛擬世界就是他們的好朋友,於是他們不對實體的新朋友自我介紹、說聲Hi、探索彼此之間的氣味與喜好,然後一起討論「我們來玩什麼遊戲」。我看到這些孩子們,已經沒有發展人際關係的動力,永遠先玩網路再說。

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!建立、拓展人際關係的能力,是教科書和繪本都沒有辦法提供實戰經驗的樂趣。想要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,你除了必須要拿出真心,還必須具備禮貌,友善的說話技巧,觀察對方神色、判斷對方感受的直覺,大方的儀態,和慷慨不小氣的分享。這些特質或能力,都只能靠持續不斷的人際互動,慢慢地累積。

而第一步,我們必須先要讓孩子對實體的「人」感興趣才行!

何況,現代父母普遍忙於工作,鄰居親友之間的往來越來越少,較之我們的成長年代,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的互動機會真是少了許多。好不容易一群天真爛漫的小孩子見了面,卻各自埋首在隨身攜帶的電子朋友上,從小就對「交朋友」失去了練習機會和熱情,真讓人擔心長大成年後,他會不會是一個不願走出家門的超級大宅男、大宅女?他是不是有能力在職場上處理人際關係的潤滑與摩擦?他的言語溝通能力除了慣用虛擬的火星文,還能不能有完整的、辭達意切的說話力?

至少別讓孩子帶電子遊戲產品出門吧!既然出門了,就是一種與世界有聲或無聲的對話與交流,出門的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還很多。他可以專心去呼吸不同季節吹送來的風,風速與溫度與氣味其實很不同。他可以興奮地告訴你,車窗外一台疾駛而過的公車車體廣告,是多麼地有趣!他可以和別的小朋友難為情地起了個話頭,過沒二十分鐘就破冰、熱絡,歡喜地躲貓貓、剪刀石頭布!

這就是孩子建立人際關係能力的第一步。一位所謂成功的人士,或是一個快樂的平凡人,都需要有美好的、深深淺淺的人際關係,讓生活和心靈有滋潤,讓工作發展可以平順。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,孩子的心會貧瘠的。

人生那麼長,孩子可以接觸電玩或電腦的機會還很多,如果童年可以有其他更美的生活觸角去感受,那我們就應當讓他們遠離冰冷的虛擬,盡情去感受那份活生生的美。

電子遊戲給了孩子一時的刺激,卻不能在他快樂或失意時,分享他任何的溫暖與擁抱。你捨不得孩子沒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力吧?你捨不得他孤寂吧?那麼,讓我們為人父母者,好好審視在孩子的生活裡,我們該如何為他們譜唱一首不荒腔走板、充滿和諧聲部的生活之歌。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穿什麼 自己決定

本篇文章出自學前教育月刊

 

獨立自主的追求 我就是要這樣

當你努力地為孩子裝扮美麗,用力地替孩子挑選好衣時,有沒有想到,孩子自己想要什麼穿出什麼樣的風格?獨立自主的追求,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經歷的。根據心理學家皮亞傑發展理論,學步期開始,幼兒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行動力,並體驗自己可以決定一些事情。孩子開始會用簡單的方式,探測獨立性,並且建立起自己的行為習慣,有自己的意見。「我就是要這樣」儼然成為這個階段幼兒的重要特質。另一方面,自主性的表現特徵,就是充滿活力與堅持性。只要孩子決定一項事情,他會拒絕所有的好意與協助,用盡心力地堅持自己應付。

  

自主與懷疑

相對於自主感的發展,自我理想形成,孩子會漸漸產生羞愧的感受,這是他經驗內在衝突的開始。尤其,當他堅持自己完成卻又失敗時,自我懷疑也就伴隨而來。當孩子因為沒有完成自己原來所想要做的而遭遇挫折,他會和自己生氣、會放棄新的嘗試,此時若爸媽沒有給予即時的肯定與協助,甚至譏笑嘲弄,他的懷疑感是會擴散延伸的。

  

其實,孩子也需要「穿衣自主」

爸媽可以輕鬆看待孩子的獨立自主需求。即使是幼兒,一旦有逐漸成熟的行動與認知能力,都會想要推開爸媽,用自己的方式,扮演一個自己認為最好最美的樣子。在穿衣服的情境中,或許孩子的某些決定真的很可笑,或許只是想要試試看,所以在大冷天裡穿短袖、艷陽下猛添衣;很多時候,大人會急著幫孩子決定那一件好、那一樣可以用,但孩子卻因此失去自己嘗試判斷的機會。孩子需要體驗『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』的道理,如果爸媽願意在安全的前提下,讓他親身嘗嘗這樣的不適宜,下回孩子也就會自動放棄這樣的自我酷刑。當然,爸媽在放手的同時,還是有些任務的,例如事前先幫幼兒歸類好適當的衣服,可以減少孩子的衝突或是挫折;同時還必須隨時在旁,觀察孩子是否遇到什麼狀況,以即時提供協助。

 

爸媽可以為孩子做什麼?

1.縮小選擇的範圍

幼兒接觸的情境、人事依然有限,他還沒有能力辨別到底什麼樣的場合要穿什麼才好。很有可能女兒很高興今天可以去小朋友家作客,所以堅持挑一件小睡衣,想要和他一起過夜。為了避免這樣的爭執,你可以在孩子衣櫥裡先做好分類,並用他可以懂的方式標示清楚,小熊貼紙是上學穿的、小狗貼紙是玩遊戲穿的、小鴨鴨的只能在家裡睡覺穿;一方面協助孩子縮小挑選衣物的範圍,一方面也可以引導孩子學習分類。

2.提供最佳建議

不論是在家挑衣服、還是上街買新衣,孩子可能都會有自己想要的。這時,父母就是孩子的最佳顧問,在孩子挑選的時候,給一些小小的建議,拿漂亮的小玩偶作例子也無所謂。即使他會有所喜好或堅持,「但你將發現孩子會很在意這是不是爸媽贊同。」當他做選擇時,你可以適時地說,「嗯,這樣好像不錯呢。」或「你看這個顏色是不是比較好看?」別擔心孩子挑錯。例如,孩子很想買件尺寸不合的衣服,你可以告訴他,「現在穿還太大,但如果你真的想買,我還是會買。」等到孩子真的發現穿起來很難過,甚至根本沒有機會穿,他以後也就知道,買衣服也要看尺寸。

3.別迷信服飾魔力

隨著認知發展,孩子漸漸會用自己的想像力,將一些事情加以連結,尤其是周圍的線索。因此,也許你會發現孩子賦予某些衣飾「魔力」,像是穿這件衣服就可以很幸運,或是很安全。這個階段的孩子面對的環境變化增加,確實需要一些儀式,作為安定劑。你無須緊張過度或急著糾正,這樣反而造成孩子另一個負面的連結。而是慢慢將孩子對「魔衣」的注意力轉移,引導他發現事情的前因後果並不是衣服所庇祐、影響。

4.欣賞孩子的獨特

三歲的孩子開始喜歡作實驗,偶爾會想要試試穿不同顏色的襪子,或是把小外套穿在長長的襯衫外面。除此之外,這個階段的幼兒,開始對「美」會有一些刻板印象,像是小女生一定要穿蓬蓬裙才可以當公主。甚至有時孩子對「美」的堅持會勝過對安全、方便的考量,這時,你也可以挑戰孩子的價值觀。像是,郊遊穿裙子可能不好跑喔。同樣地,當孩子親身體驗到有些「美」的打扮,是很不實際的,他也就會調整自己的選擇。如果說服不成功,孩子還是堅持要自己配,那就讓他堅持吧;如果孩子只是想要和大人不同,那麼也請接受他的挑戰。你告訴他可以自己做主以及將會遇到的困難,孩子將學會為自己的決定負責。當孩子親自體驗什麼適合之後,這些經驗才能內化為自己的準則。審美觀、價值觀的建立本來就需要長時間的分享,然後琢磨累積。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