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幼兒教育 (3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中秋節前後,趁著夜晚的涼風,最適合帶著小小孩散步、唱念歌謠、背誦唐詩,還能觀察到月亮的變化;而在家中品嚐柚子的時候,也別忘了柚子皮是每個孩子都不能放過的遊戲道具喔!來吧!請和孩子一起感受美麗的中秋,共度溫馨的時刻,讓中秋節更有味道。

 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同理心,童年必修的品格學分 本文摘錄自信誼學前教育雜誌

 

近來網路上兩個女學生坐在博愛座上聊天,旁邊站著孕婦的照片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,以及大學生不願意禮讓博愛座而動手打人的新聞,同時連續幾件的性侵案,法官皆以無法判斷幼童意願而輕判,這些案例都顯示出:如果缺乏「同理心」,我們的社會將容易充滿著衝突與暴力。

「同理心」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,而是一種從小就需要培養的能力。當孩子學會同理心,可以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,他的心會變得特別柔軟體貼,就像手上握著一把萬用鑰匙,讓他更容易的打開一扇扇人際互動的大門。

 

小心!父母別打壓孩子養成同理心的機會

同理心的種子雖然早在嬰兒時期便萌芽,但同理心的培養卻必須依靠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潛移默化而來。由於學齡前的孩子,生活經驗與社會認s知能力有限,從「覺察」需求、「同理」需求、展現同理「行動」到內化成為孩子能力的一部份,特別需要大人一步步地引導與不斷地練習。

再多的口頭訓誡,都不及爸媽以身示範同理行為來得有效。孩子跟在你身後,不論你讓座給老人或孕婦、或是幫問路的人指點迷津,透過你的示範和說明,孩子會觀察到你的一言一行,並從中學習到同理助人的行為。

在生活中,除了多與孩子練習覺察和同理別人的感受,爸媽應留意自己的教養方

式,不要無意間打壓了孩子養成同理心的機會。

 

大人的行為是孩子的學習指標

父母須釐清自己平常究竟傳遞什麼樣的價值給孩子?講求禮節的理由目的是什麼?自己對人是不是友善溫暖?是否常說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?對孩子夠尊重嗎?或者總是用強烈負面的批評,把孩子想引起人們注意的誇張舉動,定義成不乖、很壞的性情?這些正是孩子在主動學習社會化的過程中,覺察人我分際、判斷行為正當性的主要指標。

 

回應孩子情緒的態度,不要過與不及

能覺察對方的情緒是展現同理心的第一步。在溫暖環境中長大的孩子,他會因為擁有滿滿的愛,所以更能去同理別人也需要關懷的想法;但在獨裁環境下成長的孩子,表達感受的機會通常會被嚴厲地打壓,比如哭泣時被爸媽斥責:「不許哭?有什麼好哭的?」這樣的孩子,對於自我情緒和感受的覺察力通常較低。一旦他將爸媽對情緒表現的「價值判斷」套用在別人身上,也就無法同理他人的感受。

過於嚴厲會造成反效果,但忽略的態度,對培養同理心也是有害的。有些爸媽因為本身不善表達或處理情緒,所以對孩子的情緒便假裝「視而不見」,讓孩子以為根本沒人在乎他;有些爸媽回應孩子情緒的態度則是「忽冷忽熱」,易讓孩子對自我情緒的表達產生懷疑。久而久之,孩子除了會隱藏自己的感受,缺乏表達情感的動機與信心,也會成為一個漠視別人的感受、缺乏同理心的人。

 

莫以賄賂或強迫方式,讓孩子表現同理行為

有些爸媽會以獎品鼓勵孩子表現同理行為,但根據研究調查,一旦沒有獎品,孩子的同理行為便會消失無蹤。因為真正的同理心必須來自「感同身受」,它所激發的良善行為應是不求回報的。最好的作法是幫孩子把同理行為細膩地說出來,比如:「你真仔細!能看見他的手受傷了,幫他先把門打開。」再給孩子一個擁抱當作鼓勵。這樣一來,孩子便能從你的反應中學到,這樣的行為是好的、是被肯定的。

此外,有些爸媽因為愛面子,在不熟悉的朋友或長輩面前,會強迫孩子展現助人的行為。若孩子並未形成同理的感覺、爸媽又未加以說明,反而會讓孩子產生同理的壓力;特別是天生氣質較內向害羞的孩子,面對不熟的人,他們會需要較多時間,才能順利展現同理的行為。

能夠被人理解的心情是幸福的;擁有同理能力的人則是快樂的!只要爸媽從滿足孩子的需求開始,營造愛與關懷的家庭氣氛,並且在生活中隨時引導孩子,他就能在被理解與接納的同時,獲得同理的能力,也能學會用柔軟的心來看待每一件事、對待每一個人。當孩子能自動自發地去關懷與幫助別人時,別忘了給他一個肯定的微笑、一個愛的擁抱,讓同理心在小小的心中,穩穩地生根、長大!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房間裡有沒有鬼啊?~五、六歲孩子的害怕

本篇文章 選自 3-6歲發展與教養對策,作者:林明月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也許你曾有過經驗,當你忙著家事時,孩子老喜歡來參一腳,要你給他做做看,而你都如何處理呢?要他遠離你,還是給他一些應付得來的工作嘗鮮呢?當孩子還小時,不妨藉由簡單的家務,養成他幫忙的習慣,除了生活自理能力的養成,還能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與獨立性。以下列舉的例子,趁著暑假,全家人來玩一場幫幫忙的遊戲吧!

 

運用一些小技巧

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養成幫忙的習慣,讓幫忙做家事成為一件好玩的事,同時讓他知道你很高興有他幫忙。然後再慢慢地將一些他不喜歡做的家事加進他喜歡做的事裡,訓練孩子養成做家事好習慣。

為了鼓勵孩子做你要求的事,爸爸媽媽可以跟他們玩「家」或「服務生」的遊戲,讓他們打扮成要扮演的角色,例如,烹飪的時候,戴廚師的帽子穿圍裙,擦拭灰塵時可以戴著帽子穿著圍裙,擺餐具的時候,可以穿襯衫打領結。讓好習慣在遊戲中養成。

用一種積極正向不帶威脅的方式,讓家裡的每一個人瞭解,只要是住在這屋子裡的人,都有義務維持整潔。例如你可以在公佈欄上貼出需要做的家事,讓家人知道哪些家事需要有人做,希望能鼓勵大家自願幫忙。你所要傳達的訊息是,經營一個家是團隊工作!孩子可以從上面選一項家事在上面簽名,完成之後劃掉。能夠把一些事劃掉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,如果還能把自己的名字寫在上面,對孩子來說就已經算是一項獎勵了。當然也可以根據他們所做的,給予很多讚美和一些獎勵。

你也可以將一些瑣碎的家事寫在上紙片上放進「摸彩箱」裡,例如「整理衣櫥」、「將字紙簍倒一倒」、「幫茶几打蠟」、「整理放餐具的抽屜」,讓孩子從摸彩箱裡抽出一張紙看自己需要做什麼。

 

小小孩也能幫忙

召開家庭會議討論哪些家事需要做,聽取大家的意見,決定那個人該做哪些事。工作分配出去之後,就不要再拿回來自己做。不要認為你在做事的時候,小小孩會在一旁礙手礙腳,其實下面這些事,可以善用他們喜歡幫忙的天性:

 

擦拭灰塵:

給孩子一塊軟布,遠離貴重物品,最好擦灰塵很多的地方,這樣當他擦好後看到成果時,會很有成就感。

 

擺餐具:

將孩子使用的塑膠餐具擺在孩子可以自己拿到的抽屜或櫃子裡,當你在幫他準備食物時,請他自己拿碗、盤,這樣不但能訓練孩子幫忙,還能訓練他的獨立性。

 

掃地:

讓他用小掃把或者給他一個畚箕和刷子掃地。如果孩子堅持要用大人的掃把,最好先把附近值錢的擺飾拿開。

 

洗碗:

你可以讓他拿一張椅子站在水槽旁,或給他一盆溫水跟一些塑膠餐具清洗,在下面舖一塊大的塑膠布,接住灑出來的水。

 

提醒爸爸媽媽不要等到孩子已經長大,才要教他們做家事,因為那時孩子要做一大堆功課,還要參加很多社交活動,訓練或培養做家事可能就太遲囉!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快樂暑假特別報導~小小孩也能上美術館

本文摘錄自學前教育雜誌,文胡郁珮  幼兒美術老師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孩子要上幼兒園了!要鬆開長久呵護的雙手,放心讓孩子迎向學習獨立的未知旅程,相信你的內心一定有著幾分欣喜,也帶著幾分焦慮;然而幸運的是,在距離八月底開學前,你和孩子還有一段暖身預備的時間。為了減低爸媽和孩子對上學的焦慮感,讓孩子生命中的第一所學校能儘量充滿正向經驗,學前教育建議你提早帶孩子做以下準備,幫助孩子減少入學後的適應問題:

1.在生活中,練習與儲備上學能力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電視兒童可能出現行為問題

資料來源: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& HealthDay News

本篇文章出自《學前教育雜誌》

把孩子安置在電視機前,然後偷個閒、放鬆一下自己,可能對工作一整天後下班回家的爸媽來說,是一種「方便育兒」的手段。但如果你家的孩子因而變成了電視兒童的話,請注意了!日前美國紐約大學附設的幼教研究中心發表了一篇報告,發現孩子如果看太多電視節目,可能會對行為和社交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。

看電視所花的時間,占用了孩子跟爸媽相處,以及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互動的機會;久而久之,孩子就會沉迷於電視節目的聲光刺激,並且在廣告和媒體的影響之下,學會不當的言語和行為。更有研究者指出,電視節目若未經篩選,尤其對3歲以下的孩子,更容易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。據估計,孩子每天平均只要看超過2個小時的電視,就有可能因為暴露在負面的電視媒體中而學會不好的行為。

即使教育性的節目,也一定要分齡挑選,而且父母必須一同參與和觀賞,這樣電視才能成為一種很好的教具。另外,建議爸媽在用餐時,盡量別讓孩子養成一邊吃飯、一邊看電視的習慣。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閱讀,寶寶不怕假性過動

洪蘭 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   本篇文章出自《學前教育雜誌

 

暑假是老師充電的時候,許多學校都在學期結束後,立刻辦研習會或工作坊,請老師把這一年的教學心得作個總結,從檢討中求進步。在這些教學檢討中,最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「班上過動兒增多了」。

這是很奇怪的事,以前沒有這麼多注意力缺失的孩子,為什麼現在一班都有一二個,最多居然可以到四個呢!

假性過動兒多半是電視兒童
真正的注意力缺失和過動(ADD
ADHD)是大腦裡神經傳導物質的不足,它有生理上的關係,不會突然增加很多,這表示有一部份疑似ADDADHD的孩子,其實是假性的注意力缺失和過動。仔細觀察起來,這些假性過動的孩子都有一項特性──不喜歡閱讀;他們小時候很少被父母抱在身上親子共讀,絕大多數是電視兒童,很少安靜坐下來,完成一件事。

閱讀的好處是,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,若不專心,眼睛會跳行,就會讀錯。看電視時,雖然也是坐著,但是電視畫面是不停閃動的,一秒鐘有2426張圖片,靠著眼睛的視覺暫留使它變成連續的影像,會動的東西會吸引我們的注意力,動太多,2分鐘超過10次的拉近鏡頭、剪接或轉換鏡頭會使大腦工作過量而疲累。

圖片一次帶給我們很多的訊息,使我們無暇去思考細節是否合理,我們隨著影片跳換的速度在吸收資訊,若是一停下來思考,後面的訊息就忽略掉了,不像閱讀是隨著自己理解的速度進行,隨時可以停下來想,還可以「倒帶」回溯到前面不懂的地方。

因此閱讀是主動的接受訊息,操之在己;看電視是被動的,操之在人。如果比較看書或原著改編成的電影,那麼看書得到的資訊比較多,而且看書是自己的想像力,看電影是導演的想像力,它會鎖住孩子本身自發的想像力。所有的研究都指出電視保母對孩子的發展不利。

漸進式親子共讀 培養專注力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哭~讓孩子知道眼淚的重量 陳安儀著 野人文化《窩心!父母最想知道的親子聊天術》

不同年齡,哭的意義不同,因應對策也有差異

哭,對年幼的孩子來說,是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。也是表達情緒的唯一出口。不過,隨著年齡的增長,哭的情形應該會慢慢減少,因為孩子會逐漸懂得運用別的技巧:語言、肢體或行動去處理問題,解決問題。哭,將不再是唯一的武器。

很多媽媽很討厭孩子哭。孩子一哭,就動輒責罵。事實上,不讓孩子哭,並不能解決他心裡的氣憤、害怕或委屈等情緒。妳只是逼他將情緒硬生生的壓抑住而已。心理學家說,對於小朋友的哭,我們應該同理他的情緒,不要動不動就喝止孩子「不准哭!不要哭!」因為,孩子需要哭泣來表達。不過,在容許他「哭」的同時,我們也可以逐步引導孩子,教導他怎麼排解情緒,如何用語言說出自己的情緒、緩解自己的情緒。

對於一歲以下的孩子,哭是一種求救,有時候是因為生理需求,解決了就會停止哭泣,所以絕對不能夠忽視孩子的「哭」。對於一歲以上已經會說話的孩子,有時候哭是因為無法得到某些滿足,對於這些「小野蠻人」,如果是在無法說理的狀況下,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試著轉移他的注意力,往往他就會忘了原來吵著要的東西。

比方說,有一次在「媽媽PLAY」,兩歲多的「毛弟」因為要某個別人手上的玩具而哭鬧不休,旁人百般勸解無效,完全是「秀才遇到兵、有理說不清」的處境。我坐在他旁邊,決定改用「轉移注意力法」。我看到他一手握著玩具草莓,想到他最喜歡玩「買賣遊戲」,突然問他:「毛弟,草莓要賣多少錢?」沒想到,說時遲、那時快,他立刻止住哭聲回答我:「五塊!」然後,我跟他繼續玩了起來,他根本就忘了之前為什麼哭。旁邊的朋友看見,笑得前仰後合。

一邊安慰一邊解釋,但一定要堅持原則

不過,對於超過四歲以上的孩子,如果還是動輒哭泣,那就不可輕忽了。通常,如果不是因為特殊生理原因,就是習慣以「哭泣」做為手段,這時候媽媽就必須用別的方式來處理。我對孩子「哭」的時候,一向的處理就是抱抱他、在理解哭泣的原因之後,可以安慰的就安慰,必須堅持的還是得堅持。如果因為孩子不順心而哭,在說理並解釋過後,必要時就採取「忽視法」,不加理會,當他是在「唱歌」。這樣做主要是避免小孩學會以哭當武器,凡事哭個不停。

此外,也可以試著教導孩子除了哭,還可以用別的方式抒發。比方說,可以告訴他雖然不能給你某個玩具或答應你想要的事,但媽媽可以陪你講個故事或做點別的,如果你想要的話,就停止哭,我們可以做些別的事。如果你要一直哭,那媽媽就去做別的事了。通常我就會離開現場,不管他哭多久都不再哄了。幾次以後其實就不太會了。但要堅持到底,不能夠中途看他哭很久然後又投降,這樣就前功盡棄,下次他會哭更久。 

我兒子個性執拗,三、四歲間有一陣子也很愛哭。我婆婆對於我能夠忍受小孩哭一、兩小時不發脾氣、也不予理會這件事覺得很神奇。但後來證明,這真是滿有效的,因為後來我兒子就很少哭了。因為他發現,哭並不能夠使媽媽屈服,也不能夠激怒媽媽,於是趁早收起眼淚,不要浪費。女兒剛好相反,她從小情緒很穩定,不是很愛哭的小孩。不過,這一年來不知道為什麼,非常的多愁善感,眼淚特別多,一點小事也可以傷心流淚個不停。

用腦比哭泣能解決問題

某天晚上,上完作文課回來,她每天不離身的寶貝兔娃娃不見了。我跟爸爸陪著她把車上能找的地方都找遍了,還是找不到。女兒「哇」一聲大哭起來,我心想:「慘了!上星期去爬山,光是忘了帶兔娃娃就哭了個半天,這次萬一掉了,豈不要哭一整夜?」於是立刻說:「等等,妳確定妳的兔娃娃有帶出門嗎?要不要上樓先去看看?」

女兒依言收淚,上樓去找。過了一會兒,我突然發現女兒不見了!我叫了她兩聲,發現她躲在廁所裡面啜泣。

「還是沒找到嗎?」

她點點頭,張嘴又準備大哭。我說:「等一下再哭。媽媽問妳:妳確定妳有帶她出門嗎?」

她點頭:「我記得我在路上還有看見我的兔子。」

我回想一下路上的情形:「妳有沒有把她帶進作文教室?」

「沒有。」

「妳確定兔子是放在車上?」

「是啊!」

媽媽沉吟了一下,發揮福爾摩斯偵探的威力。「好。那麼,本來應該在車上的兔子,現在不在車上,但又不是妳拿下車的……嗯,那只有一個可能,就是妳下車時,不小心把她弄掉下車了!好吧,爸爸,請你帶她開車回剛剛上課下車的路邊去找一下吧!」爸爸領軍開車回頭去找,媽媽我悠閒的坐下來吃我遲來的火鍋。

十分鐘後,門開了,兔子探進頭來。女兒破涕為笑:「媽媽,在妳說的地方找到了!」

「所以事情發生之後,『哭』比較有用,還是想一想怎麼解決比較有用?」

兒子在一旁慢條斯理地說風涼話:「用腦子想一想比較有用啦!」

「對了!趕緊想方法解決事情比較有用。等到方法都試過了,真的找不到,再哭也不遲。可是如果妳先哭,沒有想辦法去找,那兔子被人家撿走了、或是掃地掃掉了,那麼就真的再也找不到了!對不對?」女兒點點頭。

李後主在亡國時「揮淚對宮娥」被痛罵了幾世紀;紅樓夢裡,水做的林黛玉最後不敵愛笑的薛寶釵。孩子!媽媽希望,將來妳長大,遇到任何事情,眼淚都是最後上場的。一個人的淚水可以哭之不盡、流之不完,但往往沒什麼用處。尤其是古時候的女人,習慣拿眼淚當作武器,殊不知,這是一個最沒有用的武器!第一次哭,別人覺得妳「嬌柔可人」,第二次哭,別人覺得妳「軟弱無能」,第三次哭,妳就只是個「令人厭惡的人」了!

淚水是很珍貴的。跟親人分離時的淚水令人動容;情人重聚的淚水甜蜜溫柔;同情的淚水是良善的象徵;喜悅的淚水是溫暖的印記。親愛的寶貝,請記得,要把珍貴的淚水,留給愛我們、珍惜我們的人。

網路迴響

趴趴熊:讓小孩哭,不理他,久了,他就知道,哭是沒有用。這真的很受用,我會試著用在我女兒身上。

安儀:不過前提是在已經跟她解釋清楚了,孩子只是鬧情緒的時候適用喔!妳可以說:「媽媽知道因為不能去XX地方妳很傷心,那你好好哭吧。不過因為XX原因,媽媽今天還是不能帶妳去。……」這就叫做「同理」但「界線」清楚。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47歲孩子的閱讀發展
孩子上幼稚園了,他從讀圖的階段慢慢進入了讀字的階段。除了能瞭解文字的象徵功能之外,他也開始能認得一些簡單的常見字,像是小、大、中、一、上、牛等字。在親子共讀的過程中,父母會發現孩子開始嘗試閱讀文字,注意力的焦點會集中在他認得的那幾個字上。例如,他們能找出文章中相同的字,也會注意到某些字具有類似的部首或構造,例如「魚」和「熊」都有四個點。也因為這樣的特質,他們常會出現「有邊念邊,沒邊念中間」的錯誤,例如把「每」唸成「母」、把「袋」唸「衣」。

這個階段的孩子會主動探索文字,例如會去注意周遭環境中的印刷品,像是菜單、商店的招牌等。也會抓起筆來模仿書上的字,雖然寫出來的東西像是在「畫」字,沒有人看得懂,但是如果請孩子說說他想表達的意思,爸媽會發現,雖然只是幾筆塗鴉,但是孩子的作品可能包含了一整個故事呢!

父母可透過一些有趣的活動來鼓勵孩子對文字的探索,例如用孩子認得的字寫小紙條給他、鼓勵孩子指認街上常見的標示、表現出對他的文字作品的興趣等。不過,需要特別提醒父母的是,學前階段,培養的重點不在認字的量或書寫的正確性上,更重要的應是建立孩子對閱讀的興趣及信心,讓他們視自己為成功的讀者。能熟悉文字的功用、喜歡表達、不排拒書本,這些才是更為重要的!

如何為47歲的孩子挑書?

提供豐富的閱讀環境和安排親 子共讀時間,是促進幼稚園的孩子熟悉文字系統、瞭解文字的用途的兩個最重要的策略。父母可以為孩子在家中布置書香空間,提供多樣化的書籍, 讓孩子可以隨時挑選自己喜愛的書來閱讀。

然而,許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疑問:書店和圖書館的兒童書區裡有那麼多的書,到底什麼樣的讀物才適合啟蒙階段的小讀者呢?以下有5個貼心建議要提 供給家長們。

1.舊書別丟,命名書變語言遊戲書

小時候讀給孩子聽的舊書,可別因為孩子長大了就丟掉喲!一頁一物的命名書,還有句型重複的圖畫書,現在可是很好的學習語文遊戲書呢!例如《棕色的熊、棕色的熊,你在看什麼?》、《你看到我的貓嗎?》、《從頭動到腳》、《你要去哪裡?去看我的朋友!》等書不斷出現模式相似的句型,有助於孩子將語音和字形互相連結,讓孩子一邊玩語文遊戲,一邊指認出句中的字來;同時,這類讀物通常也強調字的押韻和句子的韻律性,可加強孩子對字音的敏銳度,為將來的學習語文奠定基礎呢。

2.多元閱讀豐富孩子的世界

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對事物是怎麼來的、有什麼用途、如何運作充滿興趣。因此,提供給此階段孩子的書,應該具有多樣化的主題,可以擴大孩子對世界的認識,幫助其獨立思考。比如《環遊世界地圖書》、《環遊世界動物書》、《愛思考的青蛙123》、《小種籽》、《跳蚤市場》、《地球之舞》等圖畫書。當孩子有疑問時,帶著孩子一起查閱各種知識類讀物,讓孩子知道,原來透過閱讀我們可以獲得想要的資訊。當閱讀變得有意義,孩子也會願意主動去親近書本。

3.故事的情節有明顯的時序

5歲的孩子開始有較正確的時間觀念,知道現在、過去、未來的相對關係,也知道日、夜及四季的概念,並且開始在語言中會使用如今天早上、明天下午等複合的時間詞。例如《會飛的抱抱》、《蚯蚓的日記》、《慌張先生》、《365隻企鵝》等圖畫書。這樣的特質,也讓他們在閱讀時能理解較為複雜的故事進展,因此,父母在為孩子選書時,可以特別挑選故事中對時間先後順序有較具體的描寫的書。

4.人際關係主題的圖畫書

孩子上幼稚園了,在團體生活中,他開始瞭解什麼叫朋友,喜歡和年紀相仿的友伴一起玩,會互相照顧,也需要同儕的情感支持。不過,有時候父母也會聽到孩子說起在園裡和某某小朋友衝突的情形,這是由於孩子仍處於自我中心的時期,團體生活中必要的「分享」、「輪流」等觀念尚未建立。

因此,與孩子共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故事書,像是友誼、學校生活等內容,如《小阿力的大學校》、《魔法親親》、《好朋友》、《古利和古拉》、《禮貌》、《我的感覺你的感覺》、《早安阿尼,早安阿布》、《誰是第一名》等圖畫書。除了可引發孩子的閱讀興趣之外,更可以透過閱讀和孩子討論這些議題。

5.向「善」學習的童話故事

除了人際互動之外,團體生活的另一重點是常規的養成。幼稚園的孩子,還在心理學家Kohlberg道德判斷發展的第一層次,也就是服從權威和規則,以避免受到懲罰。因此,孩子喜歡閱讀善惡因果明確的故事壞人得到懲罰,好人得到獎賞的快樂結局。父母可挑選一些經典童話改編的圖畫書,例如《百步蛇的新娘》、《 Guji Guji 》、《寶兒》、《 周處除三害》、《 貪吃的狐狸》等圖畫書,講給孩子聽,並和孩子討論對每個角色的看法。

推薦給47歲孩子的好書

以下推薦不同類型的好書給幼稚園階段的孩子。閱讀是攝取知識養分的過程,父母在為孩子挑書時,也不要偏食喔。

知識類讀物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家中生養男孩的爸媽,相信都曾為了兒子說話的能力比同班女生還慢而感到困惑的經驗。針對這點,洪蘭老師指出:女生比男生還早熟的證據不只表現在身高體型上,也藏在腦袋裡。
女生的大腦因為發展速度比男生快,所以,語言能力自然也就比同齡的男生好。不過,男生大約到了國中階段開始發育後,就會迎頭趕上,所以父母其實不用太擔心。「有的時候孩子並不是比較笨、比較偷懶,他只是比較『慢熟』;時間到了,他自然能夠展現能力,根本無須揠苗助長。」洪蘭老師如此提醒爸媽。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沉著穩重也可以在生活中訓練,平日多讓孩子做事,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情境,觀察到不同人的反應。最主要是萬一事情做錯,不要大聲斥責,使孩子心生恐懼以後不敢再試,更不可過度責罵,使孩子因怕被罰而委過他人。

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,跟他遇事是否沉著穩健、有沒有膽識很有關係。這個人格特質就是我們所謂的領袖氣質,它一部分是天生,一部分是後天的養成。

 林則徐年輕時家貧,在福建省長樂縣的縣衙做個小小的文書吏。有一天縣裡突然接到福建巡撫張師誠四百里加急的文書,捕拿江洋大盜林則徐解省。縣令知道林則徐一向自律嚴謹,絕不可能是江洋大盜,但是上級的命令又不可違抗,便勸他逃亡,願給他盤纏行資。林則徐不肯,說「苟有罪,不逃刑,無則可大白於世,不能含糊了事」。

到了撫轅,才知道原來張師誠看到林則徐寫的簽呈文字簡潔有條理,很欣賞他,卻不知他的人品如何,便用這個方法來試他的膽量,看他有沒有「猝然臨之而不驚,無故加之而不怒」的涵養。看林則徐果然來報到,很是滿意,便把林則徐留在巡撫的轅門,做他自己的祕書。

過年時,巡撫照例要向皇帝拜表賀歲,張師誠便命林則徐寫這個黃綾奏摺。林則徐恭楷寫好了之後,以為是例行公事,等巡撫看過便可以發送出去。想不到張師誠蘸筆在奏摺上改了幾個不相干的字,叫林則徐回去重謄,要等他回來看過才可發送,送出後才可回家過年。

這件事換做別人就會生氣了,已經除夕了,大家都趕著回家過年,這一、兩個字可改可不改,無關宏旨,為何要故意挑毛病呢?但是林則徐沒有抱怨,提起精神恭楷寫過,等待張巡撫回來看,結果一直等到天亮,巡撫才回來,他注意看林則徐的表情,林則徐臉上沒有不悅的神情。

於是張師誠跟林則徐說:「以前看你的字愈到結尾愈有精神,這是很難得的,今天用這個方法來試你的涵養,現在看來你將來一定會飛黃騰達。」他最後講了一句:「吾兄他日功業將勝吾萬萬,願以子孫相托。」林則徐後來果然不負張師誠的提攜與期望,做到晚清名臣。

一個人能成偉人,一定有跟別人不同的地方,膽識原是只有在突發情境中才可觀察到。張師誠懂得如何觀察人,如果林則徐是千里馬,張師誠可算是伯樂了。

沉著穩重也可以在生活中訓練,平日多讓孩子做事,讓他有機會接觸到不同情境,觀察到不同人的反應。最主要是萬一事情做錯,不要大聲斥責,使孩子心生恐懼以後不敢再試,更不可過度責罵,使孩子因怕被罰而委過他人。

科學家已在大腦中看到沙盤演練的效果—看到別人做或想像自己做這件事,跟實際動手做活化的是同一個神經迴路。對孩子要訓練他、培養他,讓他像林則徐一樣,對自己有信心,沒做虧心事,半夜敲門心不驚,坦然面對不測;盡心做好自己分內的事,如果抄寫文書是自己的責任,那麼除夕夜不能回家也不能抱怨,因為那是自己的工作。多讓孩子看偉人傳記,不論這人在時空上離我們多遠,我們都能從他的言行中學到他成功之道。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孩子養成自動自發學習的六大秘訣

金柔剛◎著 許葳◎譯

 

養兒育女的過程當中,最令爸爸媽媽困擾的就是該為孩子「做多少」。要讓孩子睡多久?應該原諒他講多少的小謊言?要讓他讀多久的書?該給孩子補哪些科目?做父母的總是苦惱著怎樣才能算是「正確」的教育方式。

 

而該在孩子的課業學習上,協助到怎麼樣的程度也是很讓人傷腦筋的。幫孩子太多怕他養成依賴性;放手不管的話,又擔心他跟不上學校的課業,家長們無時無刻不在煩惱──「多少的程度」才算是適當地幫助孩子。在我所創立的網路社群中,有一位會員張貼了一篇這樣的文章:

 「在讀完您的《每個孩子自動自發學習的時機各不相同》這篇文章之後,有幾個困擾我的問題想要向您請教。雖然我的兒子有按照我為他訂好的計畫在唸英文跟數學,每天也會寫寫日記、看看書,但是他已經讀到小學高年級了,都還不會自動自發地唸書。這次段考之前做完了一份評量,我也幫他訂正、複習,錯誤的地方還一個一個地說明給他聽。

 但是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方式不恰當,每一次這樣做之後,我都會跟孩子發生同樣的衝突。因為他平常只有在讀英文跟數學,我覺得他的國語、自然等其他科目的底子實在是不太好,所以在跟他解釋的時候,不知不覺就會變得很囉唆,孩子嫌我煩所以更不想唸書…。只要能讓孩子的成績變好,即使用這種方式我也還是想要幫助他。但是這麼做,變得書好像都是我在唸一樣!與孩子之間爭執不斷,親子之間的感情也破壞殆盡了。我到底應該在他的課業學習上,協助到怎麼樣的地步,才算是 OK 呢?」

 

其實自主學習的進度必須依照孩子的特性而有所調整,並不是說規定在幾年級就該做到什麼樣的程度。父母親們在面對小學高年級普通程度的孩子時,可以嘗試以下的做法:

 一、讓孩子預先把握中小學及高中課程的大致方向

先和孩子討論未來想要做什麼事,也就是帶著孩子想想自己有什麼夢想,接著再告訴他學校裡全部與他的夢想有關的課程,包括國小、國中、高中甚至大學的,如此一來,會讓孩子隱約能夠明白「為什麼要讀書」。

 

二、引導孩子自己擬定讀書計畫

如果要求孩子自己訂出一週讀書計畫有困難,那麼可以先讓他試著從訂定每天的讀書計畫開始。切記務必給孩子自己擬定計畫的機會,爸爸媽媽只需要在孩子訂出讀書計畫之後,再提供意見並稍加修改就好。如此一來,可以建立起孩子的自信心,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事情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,而在一次次的嘗試與練習後,孩子就能慢慢培養出自己的能力,並且越做越好。

 

三、關心孩子是否確實執行讀書計畫

要是太常關切孩子有沒有按照讀書計畫在唸書,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,所以應當每隔一段時間,再適時地讓孩子知道媽媽在關心他就可以了。並且在孩子確實執行讀書計畫時,要不吝嗇地給予讚美。如果父母親這時候表現出「有唸書本來就是應該的」這種態度,會讓孩子感到失望,甚至不願意再繼續按表操課。父母的稱讚對於孩子而言,是再重要不過的了。比起在孩子沒有確實執行讀書計畫時的責罵,他按照進度認真唸書時的讚美,更能夠激勵孩子努力用功的意願,也會因此而收到良好的讀書效果。

 

四、確認孩子是否理解所有念過的內容

在孩子一做完習題時,媽媽就應該幫忙對解答訂正。要引導孩子針對錯的問題自己去翻書找答案,千萬不可以一下子就告訴他標準答案,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錯在哪裡。否則之後就算不依賴媽媽,孩子也學不會自己去找資料、尋求解答的能力。答案要自己找,印象才會更深刻。由媽媽來直接告訴小孩正確答案,對孩子的學習只會有害而無益。

 

五、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

當孩子說無法明白教科書內容時,媽媽就直接替他說明的話,也許馬上就能收到立竿見影之效,但這樣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,其根本的問題是出在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足。從現在開始還不嫌晚,先挑一本簡單的書培養孩子的閱讀能力吧!若沒有閱讀的習慣,還硬是要坐在書桌前唸書,只會白白浪費許多時間與精力。用上一年左右的時間,多花一點時間投資在培養閱讀的習慣上,那麼狀況一定會改善。至於學校的課業想要有所進步,可以先嘗試閱讀解析教科書的書籍,相信再回頭重新拿起課本來看,就會覺得容易理解得多。

 如果用心觀察功課好的小學生,會發現大致上可以把這些孩子分成兩類:一種是已經先在補習班上過課的學生;而另一種則是閱讀底子相當豐厚的孩子。先在補習班上過課的學生,學年愈高學業的成績表現卻會成反比下降。這是不管大學考試的型態怎麼變化,都不會改變的真理。

因為大學入學考試的孩子們必須接受寫作能力的測驗,家長們便爭先恐後地送孩子到補習班。但是送去補習班就真的能夠在寫作測驗中得到預期的分數嗎?有許多人能夠瞭解,即使把孩子丟給補習班也不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成效,但是真正的原因實在是因為家裡沒有時間和教材來指導孩子,所以不得不送去補習。每次聽到週遭的朋友這麼抱怨時,我都不禁會想:「寫作文為什麼一定要用教的呢?」在我看來,只要讓孩子養成大量閱讀的習慣,就可以輕鬆應付寫作測驗。

想要在寫作測驗獲得高分,就必須要有廣博且有深度的思維。這樣的思考能力並不是一兩個月內就能一蹴可及的,而是需要從小就開始累積的閱讀基礎來培養。所以絕對不要妄想短時間之內,就能在補習班累積出好的寫作實力。

從小就喜歡捧著書看的女兒,在考完學測之後,我就讓她去補一個月的寫作還有一個月的推甄輔導,讓她先適應一些所謂的「應試技巧」。結果放榜的時候,女兒也順利地考進高麗大學的法律系跟首爾大學的社會系。 

大家聽到這個消息之後都非常地訝異:「怎麼可能才去補習班補兩個月,就可以推甄上這麼好的學校呢?」每個人都把焦點放在「只補了兩個月就考上」這件事情上,完全忽視我在女兒很小的時候,就開始幫她建立的閱讀能力基礎,好像我把孩子丟到補習班就能輕鬆讓她考上好大學一樣,這讓我感到有些鬱悶。事實上,閱讀不僅能夠激發孩子的思考以及開拓孩子的視野,在準備學校的各樣考試時,也都有所助益。如果以更長遠的眼光來看,閱讀甚至對於一個人的人生觀以及想法,也有著極大的影響。

重要是孩子在閱讀理解的部分沒問題的話,就能告訴他各科的讀書方法,例如國語要怎麼唸、社會要怎麼讀、自然要怎麼學習…,分門別類地指引孩子最有效的學習方式。千萬不要直接教導孩子各科的學習內容,因為如果父母直接化身為各科老師來教孩子的話,很容易破壞親子之間的關係。另外也必須留意,小學高年級的男生跟女生不一樣,這時期的男孩子通常不會想跟媽媽一起溫馨地坐在書桌前唸書。

 

六、認同孩子所做的努力

就算家長仍然覺得差強人意,但是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的表現進步了一點點,家長也應該要針對這樣的進步給予認同並且繼續鼓勵。孩子在得到父母認同時,是最快樂的了。只要跟他說:「媽媽總是以你認真學習的態度而感到驕傲。」這樣一來,就能夠增加孩子努力學習的動力。

通常在國小高年級或是國一、國二的階段,父母對孩子表現出這樣程度的關心就算是很充分的了。接下來只要保持對孩子高度的信任,並懷有「放手讓他去闖」的豁達心態就夠了。切記,父母親的過度關心只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生活不斷地被干涉;但是完全不聞不問,又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在孤軍奮戰,不僅不知道哪裡出錯,而且想破頭也找不出解決問題的辦法。要掌握住適度關心的平衡點,雖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只要家長們有智慧地釋出關懷,孩子就會感受到父母對他的重視,進而產生對自我的認同感與自信,而這些正是孩子成長時最重要的養分。


捷徑出版《放學後,該去哪?》

(資料來源:捷徑出版 提供)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小寶寶誕生了,和你一起分享喜悅的親友們可真不少!但升格當媽媽之後,這表示有個小人兒會需要你24小時全天候的照顧、隨時回應他的需求。這樣甜蜜的責任,平時雖有另一半可接手分擔,然而萬一當老公與你都雙雙被工作困住;或是偶爾想離開團團轉的育兒生活、稍微透透氣;或只是想偶爾奢侈地睡個飽……。這時,你的身邊是否有協力育兒的好幫手?

 

快跟著學前教育做個小檢測,結算看看你的「育兒人力銀行」存款到底夠不夠!「育兒人力銀行」 存款檢測DIY 

□Yes □No

1. 在教養孩子時,先生很少會參與。

□Yes □No

 

2. 在與公婆和親友互動時,你是否常扮演「黑臉」的角色?

□Yes □No

3. 先生不曾跟你分享過夫家親人的個性和喜好? 

□Yes □No

4. 你認為公公婆婆本來就應該幫你帶孩子? 

□Yes □No

 

5. 和保母相比,你覺得公婆和親友是自己人,所以不需送禮?

□Yes □No

6. 與公婆的教養觀不合時,常會當面糾正他們?

□Yes □No

 

7. 你覺得和姑嫂叔伯只要維持禮貌就夠了,不需要往來?

□Yes □No

8. 到目前為止,幾乎沒有幫忙任何親友帶過孩子?

□Yes □No

 

9. 和家族親友,沒有定期參與的共同活動(如:聚餐、旅遊)?

□Yes □No

 

10. 對於孩子和阿公阿媽感情比較好,心裡會覺得很不是滋味?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結果分析:

★答案都是No:
 這表示你的家人關係較正向,有很大的機會邀請家人成為你的「育兒支持系統」。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您曾因為孩子把家裡弄得一團亂而發脾氣嗎?常常孩子在一旁鬧哄哄的追打,爸媽在聲嘶力竭地阻止吵鬧外,手邊還要不斷跟著收拾從孩子手中、口中掉下來的玩具、零食,簡直是一場極其混亂的戰爭場面…

別小看孩子的能力!

面對似乎總是不懂得大人辛勞的孩子,你都怎麼做呢?只能任勞任怨收拾孩子留下的殘局嗎?其實,別以為年紀小小的孩子什麼都做不好,孩子不一定永遠是個麻煩製造者,只要你善加安排,他還可能變成你的家事小幫手呢!  

從四歲開始,孩子的肌肉發展逐漸健全,雙手可以做更精細的動作,手眼協調的程度更好;而且,對周圍的事物表現得非常好奇,又樂於經驗。因此,不妨就從這個階段帶著孩子參與一些擦擦抹抹、摺摺疊疊、排列組合的簡單家事,讓孩子在愉快的工作情緒中,獲得成就感與自信心,孩子也會體認到自己是家裡的一份子,而有更多的安全感。

 

家事小幫手能幫忙…

1.在臥室

在家中所有的空間中,房間才是完全屬於孩子自己的私密空間;即使有兄弟姊妹共用,但還是會有屬於自己專有的角落或收納櫃,而家長也必須為孩子準備這樣的空間。因此,利用對「自己」房間的歸屬感,讓孩子的工作習慣從這裡開始,將會有更多的樂趣與責任感。

◎玩遊戲.收房間

我們可以帶著孩子用遊戲的方式,一起合作收掛自己的衣服、毛巾被,收拾抽屜、玩具和故事書。例如:將衣服、抽屜或櫃子的東西倒出來玩尋寶遊戲,由家長先說要找出的東西,像是:色筆、拼圖、照片、小褲褲、襪子…等,其技巧在於可以用顏色、形狀、人物的配對方式進行,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分類能力。在收拾玩具時,什麼樣的玩具要住在什麼樣的箱子裡,哪些要住在櫃子上,如此將事物賦予生命,會增加孩子的新奇感與想像力。

◎小設計.大成就

除了將房間收拾乾淨,還可以跟孩子一同佈置房間唷!例如與孩子一起挑出最喜歡的幾幅繪畫或勞作作品,然後表框起來,選擇要掛在哪一面牆上、或要擺在哪個櫃子上,這將會帶給孩子非常大的鼓勵與成就感。或是可以買星星形狀的夜光貼紙,貼在牆上或天花板上;貼出北斗七星、貼出大熊星座…夜晚在房間也可以看到滿天的星星,會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呀!

 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別再放任孩子浪費了
文/洪蘭,本文摘自《讓孩子的大腦動起來》,信誼出版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保護自己以及避免危險最好的方法喔..

內容取自"啄木鳥協會~伯華老師"

終結怪叔叔妙招..

1)36計走為上策

2)深夜問題多.平安回家最好

3)暗中留下記號

4)求救信號113.110

5)結伴而行

6)繞道而行

7)尖聲驚叫

8)最重要的是~要有危機意識


幸福的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«12